

聯系電話:
楊老師
電子郵箱:
客服QQ號:
◎漢(han)口校區(qu):湖(hu)北省武漢(han)市硚口區(qu)長豐街道智學教(jiao)育漢(han)口校區(qu)(官方)
◎武(wu)(wu)漢理(li)工余家頭校區(qu):武(wu)(wu)漢市武(wu)(wu)昌區(qu)楊園(yuan)街道原海虹(hong)公寓2-3棟智(zhi)學教育余家頭校區(qu)
◎武(wu)昌站校(xiao)區(東區):湖北省武(wu)漢市(shi)武(wu)昌區白沙洲大道521號智學教育(yu)●武(wu)昌站校(xiao)區(官方)
◎武昌(chang)站校(xiao)區(qu)(西區(qu)):湖北省武漢市武昌(chang)區(qu)中山路685號智學教育●武昌(chang)站西區(qu)(官方)
| 專題 | 單元內容 | 具體課時內容 | 考點重點 | 課時小節 |
| 專題一 |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| 高考題型+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| 傳位制度演變、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| 2 |
| 秦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| 分封宗法瓦解 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的概念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縣制 | 2 | ||
| 漢到宋的中央集權 | 漢為重點(高考高頻考點)每個朝代具體制度 趨勢:中央集權加強 皇權加強 | 2 | ||
| 漢到元的君主專制 | 2 | |||
| 明清君主專制加強 | 廢宰相設內閣 內閣與宰相制度對比 軍機處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二 | 中國古代經濟 | 古代農業 | 農具的發展 小農經濟 傳統農業的特點(精耕細作)經濟重心南移 | 2 |
| 古代手工業 | 官營手工業特點 民營手工業 資本主義萌芽 | 1 | ||
| 古代商業 | 市的變遷 朝貢貿易 海外絲綢之路 | 1 | ||
| 古代經濟制度與政策 | 土地制度 重農抑商 海禁和閉關鎖國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三 | 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 | 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 | 儒家孔子、孟子、荀子 法家 | 2 |
| 漢朝儒學成為正統+漢代制度整體回顧 |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(君主專制) 地方修學校(中央集權) | 2 | ||
| 宋明理學 |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學 | 1 | ||
|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| 李贄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| 1 | ||
| 回顧 | 中國古代史系統復習 | 框架 習題練習 | 知識點回顧 | 2 |
| 專題四 | 中國近代政治 | 鴉片戰爭 | 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半殖民地半封建 | 2 |
| 太平天國運動 | 絕對平均主義 資本主義思想 | 1 | ||
| 甲午中日戰爭 | 投資設廠 民族危機 瓜分狂潮 | 1 | ||
| 八國聯軍侵華 | 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| 1 | ||
| 辛亥革命 | 推翻帝制創共和 臨時約法入人心 | 1 | ||
| 無產階級的興起與中共早期活動 | 五四運動 大革命 南昌起義 井岡山道路 長征 | 2 | ||
| 抗戰與解放戰爭 | 十四年抗戰 解放戰爭的階段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五 | 中國近代經濟 |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 | 自然經濟解體 外國資本商品輸出 洋務經濟 | 2 |
|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 | 資本輸出 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六個階段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六 | 中國近代思想 | 從“師夷長技”到維新變法 | 開眼看世界 中體西用 維新思想 | 2 |
| 新文化運動與三民主義的發展 | 民主與科學 馬克思主義 新舊三民主義 | 2 | ||
| 回顧 | 中國近代史系統復習 | 框架 習題練習 | 知識點回顧 | 2 |
| 專題七 |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人文精神的起源 | 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 | 三次改革 奴隸制民主 | 2 |
|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| 習慣法到成文法 法律體系 | 1 | ||
| 人文精神的起源 | 智者學派 蘇格拉底 | 1 | ||
| 專題八 | 西方人文思想的發展 | 文藝復興 | 肯定人否定神 借古說今 | 1 |
| 宗教改革 | 國家權力高于教會 | 1 | ||
| 啟蒙運動 | 人民主權 天賦人權 三權分立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九 |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| 新航路開辟 | 新航路的原因 地理大發現 新航路的影響 (商業革命 價格革命) | 2 |
| 殖民擴張 | 西班牙葡萄牙 荷蘭 英國 | 2 | ||
| 第一次工業革命 | 18世紀中后期-19世紀中期 蒸汽 | 2 | ||
| 第二次工業革命 | 19世紀中后期-20世紀初 電氣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十 | 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產生與發展 |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| 光榮革命 權力法案 責任內閣制 | 2 |
| 美國的民主共和政體建立 | 聯邦制 三權分立 兩黨制 | 2 | ||
| 法國和德國的政治制度 | 法國第三共和國憲法 德國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| 2 | ||
| 專題十一 | 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發展 |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| 共產黨宣言 | 1 |
| 俄國十月革命 | 無產階級專政 | 1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回顧 | 世界古代近代史系統復習 | 框架 習題練習 | 知識點回顧 | 2 |
| 專題十二 |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| 從“戰時共產主義”到斯大林模式 | 戰時共產主義 新經濟政策 斯大林模式 | 2 |
| 蘇聯的經濟改革 | 三夫改革 | 2 | ||
| 專題十三 | 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 | 經濟危機 | 自由放任政策 | 2 |
| 羅斯福新政 | 國家干預經濟 | 2 | ||
| 資本主義新變化 | 混合經濟 福利國家 第三產業與新經濟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十四 | 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 | 兩極格局 | 雅爾塔體系 冷戰 美蘇爭霸 軍事對峙 | 2 |
| 多極化趨勢出現 | 歐洲聯合 日本崛起 不結盟運動 中國國力增長 | 2 | ||
| 多極化趨勢加強 | 蘇東劇變 一超多強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恐怖主義 | 2 | ||
| 專題十五 | 二戰后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| 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| 布雷頓森林體系 世界貿易組織 經濟體系 | 2 |
| 區域集團化與經濟全球化 | 歐盟 亞太經合組織 全球化概念 中國入世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十六 | 現代中國的民主建設與國家統一 | 民主建設 | 新政協 三大政治制度 法律建設 | 2 |
| 一國兩制 | 理論的提出 香港澳門的實踐 臺灣問題 | 2 | ||
| 專題十七 |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| 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 | 初期外交政策 三次會議五項原則 | 2 |
| 外交新局面 | 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中美關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| 2 | ||
| 專題十八 |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| 經濟恢復與社會主義建設起步 | 國民經濟恢復 一五計劃 三大改造 | 2 |
| 探索與失誤 | 八大 三面紅旗 國民經濟調整 | 2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2 | |||
| 專題十九 |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| 毛澤東思想 | 形成與確立 完善與發展 | 1 |
| 新時期理論探索 |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 | 1 | ||
| 專題二十 | 古今中外的科技人文 |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| 農業 手工業 天文 醫學 | 1 |
|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 | 中西交融 | 1 | ||
| 世界近現代科學技術 | 物理學 生物學 互聯網 | 1 | ||
| 世界近現代文學藝術 | 文學與美術 | 1 | ||
| 專題二十一 | 20世紀戰爭與和平 | 第一次世界大戰 | 一戰爆發的原因、經過 | 1 |
| 第一次世界大戰 | 凡爾賽—華盛頓體系 巴黎和會 | 1 | ||
| 第二次世界大戰 | 二戰的原因 | 1 | ||
| 第二次世界大戰 | 二戰的經過 | 1 | ||
| 第二次世界大戰 | 二戰的結果 | 1 | ||
| 單元小結+表格總結 | 知識點回顧 | 2 | ||
| 備注: | 紅色為必考點 | |||
| 必考點常考點不分難度 | 黃色為常考點 | |||
| 綠色為少考難點 | ||||
| 藍色為瑣碎記憶點 背誦內容多 不難 | ||||
| 白色為隨緣識記點 | ||||
| 黑色為復習課 |
武漢市武昌區智學廣譽文化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